第(1/3)页 对方并没有让他们久等,估计也就是那个地头蛇回去汇报以后。 人家才掐着点过来的,一会就听到王厂长喊集合了。 大家出门站好队,王厂长说:“大家感谢孙厂长百忙之中还专程过来看望大家。” 大家一阵鼓掌以后,王厂长把许大茂叫到身边。 大家就跟着这位孙副厂长往食堂走去。 路上这位孙副厂长看了许大茂好几眼。 王厂长见状介绍到:“这位是我们总厂的督察办主任许大茂。” “孙厂长您好,您叫我大茂就可以了。” 孙厂长:“督察办的担子可不轻,许主任真是年轻有为呀。” 许大茂:“都是领导的抬爱,同志们的关照。” “我还有好多东西要跟您这样有经验的领导多多学习。” “哈哈~许主任说笑了。” 聊着天也没感到多久已经到达食堂了。 这个年代的布局都差不多,只不过这里多了几个异域风情的单间。 当然他们是去的小接待处,这样的单间还轮不到他们,只能路过的时候看上一眼而已。 晚饭还算丰盛就是主食偏多,上来的第一道凉菜——苕皮,就是红薯粉做的。 这道菜基本上人人都爱吃,苕皮口感筋道,很好吃。 后面上来的是一道玉米面做的“搅团”。 西北有一种说法:谁家娶的媳妇儿贤不贤惠。 是要看看她打的搅团光不光或筯道不筯道。 别看大家平时老吃玉米面的窝窝头,应该很讨厌玉米的样子。 但这道“搅团”一上来,马上就得到大家的喜爱,直接一扫而空。 领许大茂诧异的是馍花炒凉粉算一道菜我们就不说什么了,毕竟它带着个炒字吗。 可是凉皮你们也当成一道菜端上来,这是认真的吗? 随后的几道菜倒也正常起来,和平时的没什么区别。 最后上来的是锅盔和面辣子。 锅盔,看着和新疆的囊很像,旁边朋友说做法是不一样的。 囊是烤出来的看着不干净,锅盔是烙出来的,干净的很。 来过这里的人都知道一句顺口溜:“秦地十大怪”中有一怪是“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 锅盔掰碎后浇上面辣子,那味道不要太爽。 面辣子,也有叫蒸辣子模糊、熟辣子,是秦地著名的小吃。 这时候的做法是把面在碗内搅成糊状,在放些干辣面、蒜等。 放在笼内一直蒸,一直蒸到熟透了, 然后把馒头、馍或者锅盔掰成小块,泡在面辣子碗里就着吃。 香辣爽口,最关键的就是省菜还顶饿,冬天都能给你吃出汗来。 现在这些在火车上就嚷嚷着吃羊肉泡馍的人全都不说话了。 一个个“吃菜”就吃到撑了,应该庆幸没有羊肉泡馍。 要不估计现场的人也没几个人吃的下了。 酒没喝多少,但是大家吃的都非常饱。 也见识到了长安把主食做成菜的手段。 一行人排着队拿着架势回到了住宿的地方,然后就听见一声声的“好撑、好饱”的声音传来。 一半的主食做的菜,加上最后的锅盔陪面辣子,不撑才怪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