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鸾凤来仪(34) 在武安王妃羞恼之前, 这男人呵呵一笑:“王妃误会了,奴万万不敢在王妃面前放肆。!王妃您觉得,您最缺的是儿子。可要是如此来说,长宁公主岂不是……不嫁人不生子, 便没有活路了?” 长宁吗? 她如今是, 有没有儿子谁又敢小看她! 武安王妃的神色慢慢的缓和了下来:“说下去。” “反过来再看,当今的皇后倒是生了俩儿子, 可她过的,现在的长宁公主更舒服自在吗?”男人的话语带着几分蛊惑,然后才道:“所以,有没有儿子,对皇家的女人来说永远都不是最主要的。” “不是儿子……”武安王妃看向这男人,“那最主要的是什么?” “您要奴清楚。”这男人低声道,“要不然为何为武安王如此奔忙……而对方还未必领情呢。” 武安王妃久久没有说话:“这些不是什么新鲜的话。” “是!”这男人紧跟着道:“王妃出身大家, 教养自是不同的。翻开史书看看, 哪一朝少了女人执掌权柄了?她们都是有儿子的吗?可这有儿子的跟儿子的关系又如何呢?” 为了权利, 母子反目皆是。 所以,有没有儿子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跟府的万侧妃一般。”这男人低声道,“她依仗的是那个奶娃娃吗?不!不是的!她依仗的是她有个身为阁老的父亲。而王妃您……官家是您的娘家,可也是皇后的娘家。是太子的舅家, 也是王爷的舅家。谁是只站在您的背后的?没有!您所有的不安,是因为您的背后, 没有依仗。” 武安王妃没有说话, 这话不算是没道理。当丈夫不再是依靠的时候, 所有的不安来了。 他说的……也不算是错了。事实是这样的。 普通人家都是如此,更不要说皇家。 毕竟,没有什么地方皇家更现实。 “你说你有我要的东西?我听出点意思了。”武安王妃轻笑一声:“可我连你是谁都不清楚。” “我是谁很要紧吗?”这男人脸的笑一如既往,“您要是觉得我很要紧,其实告诉您也无妨。您知道我是昊元子便是了。” 昊元子? 从来没有听过这么一号人物! “来历不清,不敢轻信。”武安王妃起身,“既然不能坦诚,今儿到此为止。” “慢着。”昊元子的神情严肃起来,“王妃倒是急性子。既然要跟王妃合作,自然不会藏头露尾。只是王妃听完,不要着急。容小的解释几句,可好?” 这个自然。 武安王妃慢慢的坐回去,好整以暇。 昊元子这才笑道:“北康太后,是在下的母亲,亲生的生身之母。” 北康? 竟然是北康! 武安王妃面色猛地一变,蹭一下站起身来:“你大胆!” “看!您着急了吧?”昊元子站在武安王妃面前,“您看看在下,您可看得出来,在下是北康人。说实话,在下的身流着南靖的血。并不想跟南靖为难。只是,家母跟宣平帝有仇,跟太孙的仇怨更深。两方的嫌隙,这本也没有什么。但是,太孙此人……您是不了解他在北康所为……这么些年,北康对他不是很客气,当然了,他对北康更不客气。有些事,王妃也是知道的。北康如今,内乱频发,自顾尚且不暇。又怎么会主动跟南靖为难呢?唯一盼着的是……将来南靖的帝王,是位对北康不心怀怨愤的帝王。如今的这位皇帝,少了几分雄才伟略。但是太子和太孙,跟北康可以说是……积怨难解!所以,我们这也是不得不未雨绸缪。在武安王和三皇子,我们还是选了武安王。但您最了解武安王的性格。他若是知道小的跟北康有瓜葛,他是宁肯杀了小的换功劳,也不会跟小的合作的。于是,小的选了王妃您……您跟武安王的情分总别人深,别人说的话,他或许不听,但您说的话,王爷总会多思量几分的。况且,您也不会告诉王爷,小的底细,对吧?” 武安王妃冷笑一声:“选了本王妃?未必吧?” “什么都瞒不过您。”昊元子半点没有被戳穿谎言的尴尬,直言道:“没错,我们最初是想通过华贵妃影响皇的。可惜……” “可惜什么?”武安王妃追问了一句,“不能说吗?” 昊元子失笑:“既然要跟您合作,这点诚意我们该拿出来的。华贵妃希望我利用安庆,从而要挟陈妃为她所用。至于陈妃到底有什么值得利用的,这个小的真不知道了。不过显然,陈妃帮华贵妃的方式,并不是华贵妃想要的。如今的华贵妃……对于小的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在这之后,小的除了跟王妃合作,好像没有别的更好的选项。之前也考虑过东宫侧妃周氏和临安郡王……但是,王妃是知道的,如今的那位太孙是从北康的草原回来的,他的嗅觉最好的猎手还好。在他眼皮子底下……小的也惜命呢。” 武安王妃皱眉,这个昊元子现在透漏了三个消息: 第一,他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是华贵妃授意的。而华贵妃其实是想从陈妃的身图谋什么。 第二,华贵妃失势了,具体原因不详。 第三,他在变相的暗示自己,王爷想直接位的可能性不大,叫自己可以提前向周氏和临安郡王示好。 她在心里思量了一遍,眉头皱起来了:“王爷此次……” 昊元子摇头:“王妃,太子太孙为正统,且太子素有贤名,太孙又勇武果敢,补了太子的不足。满朝下,对东宫不满者一日一日少。这个,武安王心里应该有数才对。” 武安王妃没有说话,没错,王爷一日一日更为焦躁。想来,也知道离他的谋划是一天一天更远了。 昊元子低声道:“况且,皇的身体似乎有些不好。给武安王准备的时间越发的短了。” 武安王妃睁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由的追问了一句:“你说什么?” “也许半年,也许三五个月。”昊元子说的十分笃定,“这事再是错不了的。” 最多半年吗?这么快! 武安王妃的呼吸都急促起来了,不由的呢喃了一句:“怎么不好了呢?”可要真不行了,凭那小鱼烂虾三两只,能做什么呢? 她顿时有些泄气,果然是人算不如天算吗? 知道皇只怕不是长寿之相,可也没想到这么快。 “但这也不意味着走到了终点了。以小的看,越是这种时候,王妃越是该劝着王爷稳住才是。”昊元子带着几分笃定的笑:“要是能换的太子的信任那更好了。真等东宫继位,那时候的太子不会防着王爷,但是却会防着……” 太孙! 都觉得王爷不可能了,自然不会防备。 但是太孙的性子跟太子的性格南辕北辙,如此一对父子,感情基础又不牢靠,面还有个从小宠到大的临安郡王。 “况且,还有皇后呢。”昊元子低声道:“您是皇后的侄女,在您看,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武安王妃久久没有言语,其实皇后是个掌控非常强烈的人。 当年还是王妃的时候,后院的事她插手,朝政的事情她也时常过问。后来皇登皇位,陈妃还没有进宫之前。她在宫小住的时候,见过皇发脾气,虽然火气不是对着皇后的,但当时那应该是在指桑骂槐。 皇骂的是跟着长宁去了北康的林厚志,话是这么说的:“……读了几本书敢指点江山了。想想你的本分是什么?看好皇子公主,伺候好该伺候的人是你的本分。别给你两分颜色,你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林厚志是皇给皇后的,先开始也伺候的是皇后。 他挨骂的时候,皇后在边。可巧了,皇后之前正跟皇说外朝的事情,对一些阁老大臣也多有点评之语。 那时候她还小,也懵懂的很。但那也知道,皇的脾气来的好没来由。 后来,她记得姑母在病床躺了两天才好了一些。 如今再想,那不是身不好,那是心里不好过吧。 小时候在宫里的记忆不多,但这件事她的印象特别深刻。以前还会吵着,长宁公主有什么她要什么,那次之后不会了。她头一次知道,不守本分是那么严重的一件事情。 昊元子笑了一声:“温和但跟太后的关系说不非常亲密的皇,一个权力欲其实并没有减退多少的太后,还有一个锋芒毕露不好压服的太子,再加一个不怎么安分的庶长子。您觉得,这复杂的局面之下,有没有可趁之机了……” 武安王妃深吸一口气:“那你希望,能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 “之前我说过了。”昊元子低声道:“保证南靖在十年内不侵犯北康,这便是我的目的。” 说到底,“是挑起南靖内乱,是吧?” 这么说,也未尝不可。 “只要我的这挑拨,对您是有利的。”昊元子轻笑一声,“咱们各取所需,又有什么不好呢。” 听起来,暂时是没有什么不好。 武安王妃关心另一件事:“兵器作坊……” “您跟我来。”昊元子起身,提了一盏灯往出走。对面是一间石室,箱子摞着箱子,他随手打开,举着灯照着,明晃晃的大刀露了出来,“全是军制式,这种事,小的怎么会信口开河呢?” 武安王妃的轻轻的舒了一口气:“我知道了,我会考虑的。如果考虑好了,我会给安庆送一份李记的蟹粉糕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