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闺甜》


    第(2/3)页

    八两……似乎那天老头儿还跟她说,他只剩了二十两银子了。现在,就四条鱼,就花了八两?绿竹终于知道为什么老头儿前两天一下花了八十两银子了。这样美味的东西。一下吃上十条二十条,那也是正常的事。

    不过,此时她看着那堆并不多的碎银与铜钱,再看看案台上估计花了不少钱买的各种调料,只狠不得把那两条还没吃的鱼退给东子。

    把那堆银子和铜钱换算清楚,将钱递给了张富贵,绿竹把剩下的十两银子递给老头儿,不放心地交待道:“师父,这钱您可千万省着点花。至于厨艺的食材方面……本来那应该是徒儿自己去张罗的,可绿竹现在没有能力,您把各种食材的味道用法和要注意的地方告诉我就行。到以后有了机会,我再慢慢去实践。”

    老头儿不在意地点点头,挥挥手:“行了,我知道了。天色不早,赶紧回去吧。”

    然而第二天绿竹来的时候,厨房里却堆满了各色食材,有海参、猪蹄筋、红枣、鱼刺、鱼皮、栗子、香菇、蹄膀筋肉等。老头儿笑眯眯地招呼:“来来,徒儿,今天师父教你做佛跳墙。”

    做佛跳墙,光熬鸡汁,再将去肉的鸡汁和各种配料予以慢工出细活地进行好几遍煮法,就得花十来天功夫。而在这期间,师徒俩在熬制汤料之余,又将鱼肉和各种菜蔬轮番做了一遍。

    于是东子站在院子里,常常能听到老头儿在厨房里大吼:“你看看你切的那叫什么丝?有大有小,有细有粗。待炒的时候,细的都已炒烂了,粗的还没熟。”

    “我又没练过刀功,哪里能切得出您说的那什么丝来?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要不,师父您切来给我看看!”绿竹大声回道。

    “悟性,悟性!你懂不懂?咱们天下第一派,只言传,不身教。学到多少,全靠悟性。赶紧的,再切一遍……”

    于是就听得一阵切菜声。过了没一会儿,老头儿又嚷嚷起来:“这东西处理不当,重做。我告诉过你,燕窝去毛,海参去泥,鱼翅去沙,鹿筋去臊。肉有筋瓣,剔之则酥;鸭有肾臊,削之则净……”

    东子摇了摇头,苦笑连连。这一老一小。弄了这八、九天的菜,差点没把厨房的屋顶给掀起来。

    那林老爷子,最没耐心,每样菜只说一遍。便让绿竹姑娘去做。一做就想让她做出自己吃过的最好的味道来。要是说一遍方法便能做得出那味道,那绿竹姑娘就不是人,而是神仙了。偏绿竹姑娘有一种犟劲,嘴里虽然不服,却仍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地做。直到老头儿满意为止。

    东子虽然没有什么见识,可他也见过堂兄呆的那酒楼里的厨子带过徒弟。两三个月就只切萝卜丝,把刀功练好了,再练勺功,辨食材,学配菜。起码一年之后,才可以上灶。没个几年功夫,根本就做不出好菜来。

    可这老头儿,刀功、勺功一样不教,只说一遍菜的味道。介绍一遍所用的食材,便让绿竹姑娘自己去练,还美其名曰这叫“悟性”,做得不满意了就在这里大声嚷嚷。

    在东子看来,这纯属在过家家玩儿。不过这两人每天吵来吵去,倒吵出亲切来了,绿竹姑娘也不叫师父了,直接叫“老头儿”,偏林老爷子受用得紧,每次被叫了这后。声音就会小上很多。

    “老头儿,咱们还剩多少银子?”屋里的绿竹做的一道菜终于过关了,趁着老头儿喝水的功夫,赶紧问了一个自己一直惦记的问题。

    这么多珍贵食材。那银子流出去可是哗哗的。可快十天了,老头儿的手下竟然没有找到这里来,这不能不让绿竹担心起来。

    老头儿掏了掏口袋,摸出几个铜钱,瞅了一瞅,然后自己傻了眼。瞪大眼睛看着绿竹道:“还剩十六个铜板。”

    绿竹倒是一点儿也不意外。这几天那燕窝鱼翅,哪一样不是老贵老贵的?这二十两银子能支撑九天,已经出乎她的意料之外了。

    她掏出怀里的八十个铜钱,塞到老头儿手里:“这钱不多,但买米买菜尚能支撑一些日子,您先拿着。食材不要再买了,接下来师父给我说说那些菜的做法和味道便行,以后有机会,我再慢慢练。”

    这虽然不是她卖身的钱,可也是她三分之一的家产,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

    要在以前,她绝不舍得拿出来,给视钱财如粪土,花钱大手大脚的林老头儿用。可这段时间,老头儿不光没收她半文钱学费,还自己花钱买了无数的食材,又悉心教她厨艺,这让她十分愧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