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运动会(六)--勋章-《雄起澳洲》


    第(1/3)页

    王嫣然走走停停,听着扶柳姐的讲解,熟悉着馆内环境。当她们从工人身旁经过时,很多人,都忍不住多看两眼。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扶柳姐,她在大明,经常上各大报纸的头条。那热度,就像七月骄阳那样炽热。

    若不是场馆负责人,黑着脸守在一旁。那些春心荡漾的工人们,估计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

    “哈哈,这么久没见,姐姐都能赶上商朝的妲己了。”,王嫣轻笑道。扶柳姐白了她一眼,并不接话。从前她就想成为这样万众瞩目的大名人,现在过上了,发现也没想象中的快乐。

    反而去哪儿都能被人认出来,引起围观。像是看稀奇一样,让她的生活,再也不复从前那样简单。

    好在她对这已习以为常,所以迅速收起负面想法,拉着王嫣然,自顾自的介绍着场馆设施。同时交待一些主持时注意的细节。

    就这样,转眼就到了下午三点。说了这么久,扶柳姐也说累了,便带着王嫣然,去了体育馆附近的茶楼。

    它的装潢很新,显然是刚建不久的。在它旁边,还有很多在建或已经完工的楼盘,热火朝天的,比体育馆还赶时间。

    却是运动会的缘故,这体育馆附近的地盘,都被私人财团买下,进行商业开发。也得益于大明的舆论宣传,将运动会的好处,夸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否则也套不出私人财团的钱。

    于是围着体育馆,一座座住宅楼、商场、医院、学校、公园等配套的基础设施,都建了起来。因为是私人资本,所以怎么建,也用不着大明操心。甚至体育馆的修建,也是他们出的钱。

    这还是大明财政司会想心思,以国家体育馆的名义,成立一个商业开发公司。并将其分成一百个等份的股权,拿出一半,公开拍卖。

    大明的商人,很多是从南洋举家移民过来的巨商,小有家产。也有白手起家的,但现在还上不了台面。这些商人在大明待了这么久,知道大明的财政司不仅会收钱,还会赚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