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青云直上》


    第(1/3)页

    看到劉奎說話越來越不著調,還振振有詞地煽動工人。

    蕭一凡不再和他客氣,轉身用手指著劉奎,怒聲呵斥:

    “你說鄉里不經營,鄉里不是正在搞招投標,對外承包嗎?”

    “或許你們要問,為什么對外招投標,這是大勢所趨。”

    “說近點,周邊鄉鎮,哪個現在不是私營企業或者公私合營?”

    “說遠點,其他外縣市,省內省外,除了國企,哪個不是如此?”

    “再說句不好聽的,東辰鄉之前不是也有過許多鄉鎮企業嗎,結果呢?”

    “企業法人貪贓枉法、徇私舞弊,導致工人消極怠工,經營不力,又有幾個沒倒閉破產的?”

    工人們一聽,覺得似乎是這么個理,都變變得沉默不語。

    “就算你說得是對的,那現在幾個沙場不是經營得好好的嗎?”

    劉奎叫囂道,“經濟效益也還不錯,我們也天天有班上。”

    接著說道,“你是嫌上繳鄉財政的錢少,還是根本就不關心我們工人的死活?”

    蕭一凡一聽,今天不趁此機會做個解釋,做好工人的思想,將會帶來不可估計的惡劣影響,也將更加助長劉奎的囂張氣焰。

    于是,安撫著工人們坐下來休息,聽自己講述沙場改革招標的理由。

    “我問大家幾個問題,第一,我們三陽河的儲沙量大不大,有多少噸?”

    蕭一凡面帶微笑的問,“二,我們現在工作的沙場大不大,采沙量多不多?”

    接著問道,“西梁村有兩個沙場,在沙場上班的村民多不多,大家工資如何?”

    蕭一凡這么一問,工人們都開始議論了起來。

    他們總結出來的結果,卻很耐人尋味:

    不知三陽河儲沙量有多少噸,卻知道量很大;

    沙場大不大,至少按目前規模來說,是鄉里最大的,每天采沙一天也能采個百十噸;

    至于工資,那可是跟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每天也有三四十錢,一個月也能有個千把塊錢的工資,高不高不知道,反正比種田強多了。

    蕭一凡聽著工人們的話題,起身說道:

    “我聽了半天,知道大家都不是很清楚,現在我來解答你們的問題。”

    工人們一聽,全都聚精會神地聽了起來。

    “三陽河有沙礦有上億噸儲量,這是經過專家勘察的。”

    “現在,我們西梁村和東梁村有三家沙場,名為沙場實為小作坊。”

    “為什么會這么說,你們知道現在就蕪州地區,一天需要多少噸黃沙嗎?”

    工人一聽,根本不知道行情,哪能回答得了,都看向了蕭一凡。

    “我們東辰鄉,每天的供應量只夠市場需求量的四分之一。”

    “你們說,這樣作坊式的生產,根本適應不了現代化城鎮建設的需要,要不要改革?”

    工人們被震驚到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下面,我們再來說說你們的工資,到底高不高?”

    “現在,市場行情是,一噸黃沙市場價七十多一噸。”

    “不含運費,扣除相關費用,即電費、稅收、機械耗損維修等等,包括你們的工資,至少每噸還能賺一半以上。”

    “按年前公布的生產gdp總值來說,現在蕪州地區,人均年收入是四點三萬元,你們自己算一算吧,你們的工資高還是不高?”

    工人們都本地的村民,雖然不懂什么cdp,但是聽到人均收入是多少。

    拿自己的工資與之一比,高低立馬顯示出來。

    真所謂,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媽的,這也太黑心了吧,我們不想達到人均水平,兩萬總可以吧?”

    “就是,虧我拿了這點工資,還自得其樂,沾沾自喜。”

    “他媽的,簡直就是過去的周扒皮,太黑心腸了,不加工資老子不干了。”

    “你不干,你喝西北風啊,我們要求加工資,不然就罷工。”

    “嗤,你不干有人搶著干,你不知道老板是誰嗎?你斗得過他?”

    工人們你一言他一語,都在感到憤憤不平的時候,也顯得很無奈。

    看著工人們敢怒又不敢言的樣子。

    蕭一凡再次起身,沉聲說道:

    “看到大家的神情,我不用問,我也知道怎么回事。”

    “有些人,自以為自己神通廣大,獨斷橫行鄉里,干著天怒人怨的事情,還洋洋得意!”

    “今天,我就把話挑明了,沙場招標、外包是勢在必行,除非我不是東辰鄉鄉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