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有一点很关键——开海之后,海外走私被严厉打击,权贵士族虽然无法形成垄断的收益,但可以正常海贸,加上资本雄厚,也着着实实赚到了钱。 有钱赚,谁还会对皇权不满。 当然,从开海之后,大明今年的税收将会实现质的跨越,以往一年赋税折合下来就两千万两左右,今年很可能要破三千万两的大关。 乾清殿,朱祁玉两父子带着于谦、白圭、杭敏、林聪、陈循五人走入东暖阁,朱见济本能的去软塌落座,朱祁玉咳嗽一声,「朕这几日腰有些不适。」 说完在软塌上落座,翘起了二郎腿。 态度明确。 我躺平了,兔崽子你去坐老子的龙椅,接下来的大明朝堂,是你的舞台。 众臣暗暗好笑。 真没见过这样的君臣父子。 太他妈和谐了! 朱见济哪会和朱祁玉客气,大咧咧的往御书桌后面一坐,解下佩剑,往桌子上一拍,神情疲惫的道:「诸位卿家说说近况罢。」…. 了解一下各项改革举措的成果。 做到有的放失。 话音刚落,舒良匆忙进来,「殿下,太子妃娘娘求见。」 朱见济愣了下,忽然就笑了。 对舒良道:「请太子妃去寿康宫,等这边事了,孤会去寿康宫给皇祖母请安,另外,着人去将母后也请到寿康宫,今夜在寿康宫用膳罢。」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 了。 估计是有史以来最有人情味的天家皇室! 舒良匆匆离去。 于谦等人看在眼里,暗暗颔首。 太子朱见济,十九岁,尚未及冠,行事果决,举策气魄,有明君之风范,难能可贵的是,对待亲情又有赤子之心。 既有历朝武帝之雷霆,又有本朝仁帝之温厚。 此等君王…… 历史上根本找不出相似的! 朱见济看向农部尚书林聪,「农科院事关国家未来,是孤的所有举策中的重中之重,林尚书,说说看,番薯种植如何了?」 林聪如此这般一说。 朱见济道:「孤也认为在蜀中、河南和广西,土地稍微干燥一点的地方推广番薯种植是最合适的,此事农科院继续跟进,要在三年之内,让番薯成为水稻、小麦之外的第三大农作物,另外,农科院那边要准备一些人手,去海外搜集可以大范围种植的高产量农作物,孤此次在台湾,听海盗说海外有一种作物,叫玉米,还有番茄、和辣椒,农部都要去寻找,呃,辣椒的话,沿海好像已经有了,不过是作为观赏花栽培,农部去沿海找一下,带回来在云贵川湖广等地大肆推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