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见济知道,这对朱祁钰来说是个划时代的产品,他一时间不相信很正常。 道:“能,要不然我傻啊,来东暖阁前,才给军器监划拨了四十万两过去,这么一笔巨款,我要是搞不出来,难道不肉疼钱?” 朱祁钰倒吸了一口凉气,“四十万两?” 什么时候军器监这么土豪了? 忍不住问道:“后续还要投入多少?” 朱见济也没个数,“我估摸至少还要投入个五六十万两,甚至上百万两都有可能,要攻克的难关还很多,要提升的工艺技术也还很多,再者,后期量产的时候,需要大量的钢铁和火药,且人工和日常开销都需要大量金钱支持。” 搞军工,不砸钱怎么行。 好歹也是吞金兽。 朱祁钰有点懵逼,“你之前不是已经投入几十万两了?” 朱见济嗯了声,“差不多五十万两了。” 朱祁钰简单估算了下,“这么来来回回一算,至少要投入两百万两进去?” 朱见济也头疼,“两百万也不一定搞得出来,但有一定我可以确定,两百万两的话,至少射程三百五十米的火铳可以列装幼军,同时还能有新式火炮,至于形成密集火力网的那种火铳,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要看军器监那边的进展。” 轻重机枪不是那么好搞的。 连续击发装置就很难。 其实估计不难,只不过因为是自己的知识盲区,需要从无到有,所以才觉得难,如果自己是个枪械达人,那就不难了。 朱祁钰深呼吸一口气,道:“儿子,你想清楚了,确实要搞?如果要搞的话,爹全力支持你,不就两百万嘛。” 如果成功了,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失败了也无妨。 儿子是要当天子的人,勇于尝试又怎么了,老子这十来年励精图治,让大明重新焕发生机,还不能纵容太子肆意一两回? 笑话! 天下都是我父子的,儿子也是大明未来的天子,别说两百万两,他就算要举国之力,老子这个当爹的也要支持他。 朱见济哈哈大笑,“钱的事情暂时还不用担心,四十万两应该够军器监那边用上三五个月,到时候孙丛文从西洋归来,又有钱可以投入进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