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人物见闻-《星际走私帝国》


    第(2/3)页

    所以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是要快速进行解决的。

    在西方国家的学校,如果b同学骚扰a同学,那么b同学将被直接停课,回家待几天再回来,素质其实是从小从学校里教育出来的。

    现在在果敢,举报犯罪奖励丰硕,在大明政府的宣传下,几乎人人都瞪大了眼睛寻找周围阴暗的角落。

    而学校方面,也要求严格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有错的就要罚,没错的不能骂。不像华夏的学校,有错没错的都先批一顿,还美名曰:有则改之,无则勉之。

    同时华夏的学校里一个班的人数也很少,最多之有二十个人,而小学,一个班的老师就配备了三个,还是只教一个班的,一个教语,一个老师专门培养学生的素质、道德,对学生进行勉励和心理辅导。另外一个老师就是体育老师,体育老师平时会带学生去户外跑步,还会带学生去野炊,去参观农田、工厂等等。

    天渐渐黑了,杨再清摸了摸口袋,就剩下一块钱了,今天晚上睡哪呢?他顿在街头,看着人来人往。

    一个警察突然走了过来,对他问道:“你在这里干什么?”

    “我……我来果敢找工作的,身上没钱了。”杨再清红着脸说道。那个警察看了看杨再清,“哦,跟我来吧!先去救济站睡一晚上。”

    救济站?那是什么地方?杨再清困惑的跟着那个警察走了,当来到达救济站,看到的是一个旅社样式的地方,不过房屋比较简陋。

    接触了救济站的工作人员才知道,这里是大明政府专门用来接济那些没饭吃的穷人的,这里提供免费住宿,还提供免费的伙食,如果你要去找工作,还会给你发一套新衣服,让你换个干净的行头。

    不过都要先登记一下,由于杨再清不是坐车来的,所以没在车站办理暂住证,登记的时候救济站的工作人员直接给他免费办理了一张暂住证。

    杨再清刚进救济站,工作人员就给他补上了一顿夜宵。原本在杨再清想来,救济站的伙食应该不会很好才对,但看到这些夜宵后却出乎了他原先的想法。

    夜宵也很简单,一碗饭,几样青菜,都不是很劣质的东西,最让杨再清感觉惊讶的是,还有一碗鸡汤。

    这碗鸡汤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顿得一片金黄,出声农村的杨再清知道,这是用粮食养上好几年的鸡才会出现的效果,而工厂里养的饲料鸡吃起来很平淡,一点味道也没有,其实杨再清不知道的是,这些鸡肉都是星空农业公司和农民签合同养殖的,只养了半个月,但因为基因强悍,炖出来的汤才会和那些老母鸡的效果差不多,另外超乐味只要鸡腿、鸡翅和一部分鸡肉,剩余的鸡肉一部分卖掉,一部分送到救济站来。

    喝了口鸡汤,这鸡汤的味道好得出乎了他的想象,杨再清狼吞虎咽的将这些饭菜扫荡了个精光,不太好意思的对救济站的老大妈问道:“大妈,还有吃的吗?”

    “呵呵,小伙子多吃点对身体好,来了救济站啊!就当是自己家好了,饭菜管够。”那位老大妈慈祥的笑道,给他打了碗鸡汤,“刚吃过饭了,就别在吃饭了,喝这个鸡汤吧!对身体有好处,补着呢!”

    “谢谢。”接过这碗鸡汤,杨再清突然感觉到,果敢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杨再清在救济站里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救济站的大妈看他的衣服比较破,还给他换了身衣服,“小杨,你要找工作的话,就去政府的招工处吧!最近果敢在修公路、架电线、铺水管,一个月都有一万块钱呢!”

    “大妈,谢谢你。”杨再清感谢道。

    “嘿,不用谢,主席说的,大家都是华夏人,都是汉人嘛!”救济站的大妈笑道。

    出了救济站,杨再清加快了步伐,在大明治下的果敢,绝对是一片华夏人民的圣土,这里一切都为人民着想。

    但政府显然很吃亏,而且也是因为地方小才管得过来,杨再清觉得自己应该快一点融入果敢,否则等到将来果敢的人一多,还不知道对他这种农民工的福利会不会降下去,也许居住两就能入籍会变成三年、四年……

    一种紧迫的感觉压在心头,走在路上,杨再清突然又看到了昨天那个记者。只见那个记者在电器销售门口拉住一个农民打扮的人,显然是从果敢农村进城来的,还带着个四五岁的孩子。

    “请问您是从哪里来的?”记者问道。

    “我是从坝子口村来的,带儿子来城里见见市面,顺便再买一台电视回去。”那个农民憨厚的笑了一声回答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