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北上之策-《中华逸史》


    第(2/3)页

    在公元1858年这一年里,人民根据地捷报频传,根据地建设热火朝天,人民根据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信,像现在这样吸引住全世界的目光,他们不仅成功迫使四国签下投降协议,还大踏步向全国进军,仅三个月时间不到,便解放了大片土地。现在根据地无论是吸引外资方面还是发行债券方面均非常顺利,因有强大的人民军作后盾,所有的人都对根据地充满信心,加上根据地推行了“绿卡”制度,允许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这一利好消息,更是引得大量外国人涌入。

    “绿卡”制度仅推出三月不到,便有四万外国人加入了中国国籍,这些人均是通过根据地民政部严格审核,符合条件的人。现在还有大量不同肤色的外国人正排队等待民政部的审核呢!就连那十万联军俘虏在获准遣返后,都有人偷偷玩失踪,期望能加入中国籍。根据地熟练劳动力奇缺,根据地各学校大量招聘外籍教师,军队允外国人入伍等等都强烈地吸引着他们,能加入中国国籍就能获得高薪收入是令他们留下来主要的原因。

    现在人民军的形势就若后世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解放军向全国进军时的形势一个样,形势一片大好!人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大西南之后,人民军兵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林逸召来军委各部主官商量对策。“大家说说吧!我人民军投入一个第十二军及一个51特种部队进行剿匪,居然仍显兵力不够,这还不算国防部组建的大量地方治安部队的情况下来说的。”林逸扫视众人,停顿片刻后,接着又意味深长地询问:“如果我人民军继续向各地进军,地方的治安问题怎么办?我们是为了解救劳苦大众于水火之中的,而不是把他们推向更深苦海之中的,如不能给予老百姓们以安全保障,我们还不如暂时不要扩大解放区的范围!”

    林逸说的这是气话,各位部长深知这一点,现在不是人民军要不要扩大解放区的问题,而是全国各地的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期望人民军早日解放他们的急切心情迫使人民军不得不加快进军步伐的问题。“林主席!应加快第四集团军的组建工作!”吴命陵深有体会道,“第三集团军的鲁万常司令,已多次催促总参谋部把他的第十二军还给他了,他在湖北与河南前线兵力吃紧啦!”

    林逸把目光移向周炳坤,周炳坤为难地低下头,本来林逸同意半年后才给朱宜松的第十二军换人民军的制式装备,可因为人民根据地政治谈判代表团在与四国联合政治谈判代表团谈判时作出重大让步,同意归还被俘联军士兵的部分武器,这迫使他不得不提早三个月给第十二军换装,幸好以前存库藏了一点,再加班加点赶了一点,才勉强除供用前线各部队作战之需之外,给第二十军堪堪配备整齐。现在头痛的问题又来了,而且还是一个天大的头痛问题,这次需要配备的装备可不是一个军,而是一个集团军,十余万人的装备哪!他岂能不头痛?

    林逸知道这有点为难周炳坤了,人民军军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已达到了极限,而新开工建设的湛江钢铁厂及兵器生产线还远未完工。他又把目光从周炳坤身上移开,转到吴命陵身上,问:“吴部长!是否仿效第十二军的组建方式,先把人员编制与部队训练搞起来,我们情愿人等装备,而不能装备等人啦!”

    吴命陵点头道:“完全可以!装备到一批,我们成军一批,投入战斗一批!只是这编制的事好办,可兵源的问题难办哪!”

    林逸笑笑:“最近我们的大管家——根据地政务院的刘汝明主任比较大方,他送来了三百万华元的预算外资金,我们可以在四川成都与广东广州再建两个新兵训练营,兵源问题应该好解决吧!现在不是有许多被俘清兵及南下无业的逃难者吗?招个十万八万应不成问题的!”

    “真的吗?”一直低垂着头的周炳坤猛地抬起,惊喜问,“刘汝明主任真的又送来了三百万华元!”

    林逸白他一眼,他最看不惯那些听见钱就双眼发光的人了,刘汝明是这样,这个周炳坤又是这样!“周部长!这钱你可要给我省着点花,这钱是人民根据地发行解放债券借来的,而且主要是为建设湛江造船厂所用,你可别都用完了!”他没好气道。

    周炳坤才不在意林逸的白眼呢,忙欢声应答:“好的!好的!我会的!我会的!”

    “这事就这样定了,不日内我就让许奂将军结束南宁政治学院的学习,由他牵头组建第四集团军,有关第四集团军主官的配备,希望王学范部长与朱达部长早日提出人选供人民军军委事委员会讨论。”林逸吩咐。

    朱达与王学范齐声答道:“我们会尽快整出人选!”

    解决好这件事,林逸侧头问吴命陵:“吴部长!人民军第一集团军不是已进军陕西与甘肃了吗?想来清廷临时拼凑的由陕甘总督林扬祖统领的陕西清军,根本不够胡野林的第一集团军塞牙缝,可我听军情部报告清廷从东南战场把僧格林沁的十万蒙古骑兵调回了京津地区以拱卫北京城,这就不容小觑了!”

    吴命陵点头道:“是有这么回事!军情部已向总参谋部通报了这方面的情报,我也正想向林主席汇报此事呢!”

    “你们总参谋部对此有何看法,想出什么对策没有?”林逸端起茶抿一口,不是很在意地问。

    “如果蒙古骑兵老实地与人民军面对面的硬碰硬,胡野林的第一集团军应对当然没有问题了,只是僧格林沁骁勇善战,吃过与西洋联军阵地对决的大亏后,他还会那么傻地与人民军再来那一套吗?我们不敢奢望,僧格林沁绝不会再重蹈覆辙!”吴命陵把总参谋部的分析结果说出来。

    “那么他们会怎么样呢?你们又准备怎么办呢?”林逸还是很随意地问。

    吴命陵见林逸不急,心有所动,似明白什么道:“僧格林沁会充分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采取游动的方式,侧面打击我人民军,或是攻击我人民军的后勤补给线!”

    林逸道:“这就是说,蒙古骑兵不会集中在一起了?你们准备怎么办?”

    吴命陵老实道:“目前我们还没有想出有效的办法可以对付蒙古骑兵的游击战术!”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林逸,观察着林逸的一举一动。

    林逸不知是计,自顾自地主动抛出一记重磅“炸弹”,凝神重声道:“让胡野林的第一集团军攻下西安后,暂停北上!我准备组建一支骑兵部队!”

    吴命陵大喜,他知林逸心中定早有良策,不料却是这天大喜讯,忙问:“这支骑兵部队的规模为多大?”

    林逸还沉浸在自己的凝神中,轻轻道:“规模为一个军,建制设为中央第一骑兵军吧!由总参谋部直接领导!”

    吴命陵暗喜,这是他期等已久的事,他很感谢林逸,林逸总能在军队最需要什么时,及时的为军队添上,这是大智慧的战略思想。

    林逸垂下头,瞟见周炳坤苦瓜着脸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不忍道:“鉴于目前的困难,先组建一个骑兵师吧!这个骑兵师应对一万人规模的蒙古骑兵的骚扰,应该够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