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沈清要和顾含章去京城的事情,书院里不少人都知道。 书院的学子对沈清大为改观,她现在又是明算科正儿八经的先生。 谈不上人人尊敬,但大多数人还是心服口服。 换句话说,就是金泽书院大部分学生的素质都比较高。 沈清都做到这种地步了,他们不至于拿沈清的私事说太多闲言碎语。 而且,春闱将至,他们确实也没这个空闲。 说这些话的最主要是书院里得空的那些人。 特别是京城来的那些,知道顾含章的身份,见他迟迟不出现,说什么的都有。 “之前世子还一副非她不娶的模样,怎么临到头了,连孟姑娘都跟着孟老回京城了,世子到现在还没出现?” “世子是什么身份,她又是什么身份?怕是镇国公夫妇他们不同意,毕竟是个姑娘家要脸面,不好直接说出来打她的脸。” “两人都到这种地步了,忽然就这么无声无息的,你们说沈先生就一点都不着急?” 沈清这段时间以来,确实没看到一点着急的模样。 这些妇人不像萧淑珍,被孟文彦明令禁止来书院。 作为先生们的家眷,她们要出入书院还是很简单的事。 有些没在外头置办宅院的,就干脆住在书院给提供的院子里。 沈清做出来的事,可没一样是低调的,她们不注意到她都难。 说这话倒也不是完全的幸灾乐祸,不过心理平衡一些总归是有的。 “你们说,一个女子争强好胜有什么用?沈先生算是做到不少女子做不到的事了吧?可到头来,婆家还不是得看她的出身?” 几人纷纷跟着点头同意,眼里带了几分同情。 “这要是换成孟姑娘,做成了这样的大事,别说他们镇国公府了,就是皇子也配得了吧?” “可惜了沈先生了,这么有才有貌。不过,谁叫她运气不好,投生在这么一个家里?” “听说她娘在家里过不下去,所以才和她父亲和离了的。” 说到这里,又想起几声长吁短叹。 “居然还有这种事?若是我家儿子,我也一定不让娶的!”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竟还和夫婿和离。也不知该说她大胆,还是说别的什么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