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不锈钢生产工艺-《重生迈步从头越》


    第(2/3)页

    龙浩军揉揉脸,把国内的不锈钢情况对他做了一个介绍。

    国内不锈钢产业基础薄弱,仅有特殊钢厂生产少量不锈钢,到现在才有标准十三个,只包括了六十五个牌号,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品种都不能满足需要,使用的范围也很有限。

    除了配方问题外,生产工艺落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九六八年,世界首座AOD炉(氩氧法精炼炉)在米国建成。这AOD炉不需真空,设备投资小、操作简单、脱碳速度快,不需在电炉中预脱碳,在高碳与可用廉价的氮气代替了氩气,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五十年代,德曼国尝试在常压下将钢液进行精炼的方法,开发出工艺简单的DH法和RH法;岛倭国在引进这两项技术后,开发了向真空槽吹氧的技术,确立了氧气转炉和RH-OB并用的工艺,并于一九七二年工业化生产;

    国内有的已经采用埃鲁式炉,有的还在采用高频感应炉……

    听完介绍,龙建华呵呵笑道,“叔,既然人家已经开发出了AOD    炉,那我们为什么我们还要在VOD的基础上来研究AOD,不直接研究AOD,或者说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研究呢?”

    龙浩军瞪了他一眼,“走都没学会就想跑,你不怕摔跤?”

    龙建华嘿嘿笑道,“叔,其实我这段时间看了不少书,也看了不少期刊。有基本期刊里大体提到过AOD,我推算了一下,感觉AOD    也就那么回事……”

    这时赵红英走进来大声说,“建华,可要帮他一下。这段时间,他都要疯了,经常熬夜熬到两三点;除了看书,就是在弄这个方案。”

    龙建华嘿嘿笑了一下。

    他知道,国内技术被人家封锁太久,不锈钢生产也是一样。

    一九六八年八月,从奥斯利引进两套50吨转炉炼钢设备;一九七零年三月,从德曼国引进冷轧不锈钢成套设备。至于生产精炼技术,这十年都在依靠自己摸索,进步不大。

    国内的AOD炉要到八三年九月才投产,并且只有十八吨的加工能力,已经被人家落下十多年。

    但有自己这个能截胡的人在,这些东西很快就能赶上的。

    龙建华拿出一沓草纸快速写起来,很快就写满十六页,“叔,这是我所想到的,您看看。”

    龙浩军接过草纸,越看越激动,手不停地在桌上敲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