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返景入深林(5)-《头条记者》
第(2/3)页
萧寒听到“均无犯罪违法记录”不由就笑了,等她说完,指了指包子:“趁热吃吧,很香。”陈云芳打开袋子又拿出一个:“当然香了,这是私家厨房的包子吧,著名的肉三丁馅。”
萧寒这才知道中午吃饭的地方叫私家厨房,笑了笑就把李正天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陈云芳听完后“哇塞”了一句:“你这是为侄子千里寻亲啊?”
萧寒笑着说胡扯啥呢,千里寻亲的“亲”都是找孩子找父母,这是找对象,陈云芳又拿起一个包子:“我说不过你个大文豪,那就是千里寻爱吧。”
陈云芳吃完第三个包子,萧寒也喝了一杯水,她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的很详细,齐云芳父母的名字,弟弟的名字,家庭住址都有。萧寒拿起来说下面有人在等,咱晚上见吧。
陈云芳“嗯”了一声又扯纸擦了一气:“说好晚上我单独请你,不要叫人了。”
这是第三遍说这个事情,萧寒有心问一句为何单独,但又怕她啰嗦个没完,就点头说好,然后就出了她办公室。
迎面正好碰到一个女民警,萧寒估计是跟她一起值班的去吃饭了,因为她的手里还拎着个饭盒。微笑了一下就擦肩而过,他刚拐下楼梯,就听见那位女民警跟陈云芳说:“真帅,这是谁?姐,你新男朋友?”
不由站住脚步,只听陈云芳笑骂:“小心我撕了你的嘴,人家是省城来的大记者,非典时期你不是看哭了吗,他就是《非典日记》的作者萧寒。”
只听那个女民警一声惊叫:“姐,你不早说,我就可以多看几眼,要个签名了!”
有些自豪,有些好笑,萧寒没有再往下听,轻手轻脚赶紧下楼。
出了楼道上车,萧寒对薛平说,转了一圈原来是你的人,齐云芳的父亲是教师。薛平拿起那张纸看了下,思索良久说不记得:“全县两千多在职教师,我真无法都认识。”
再看地址,说他家不远,走吧,在城内小学附近。
李正天默默启动车,顺着指引向前开,就像解一道难题,越到最后步骤越接近答案,反而都是急迫,柳暗花明跟本无心欣赏。薛平指着不远处:“李记者,看到那个药店了吧,从那左拐直走顶头就是了。”
萧寒点着一根烟,反复思量去了齐云芳家里说什么,怎么说?按道理他们俩才认识一个多月,也没有正式确定恋爱关系,就算他是亲叔叔,这又不是提亲又不是做媒,算什么呢?
费脑筋,萧寒把烟头掐了,索性不想了——有些事情真就不用想太细,直接进去看情况再看吧。
按照地址,车停在一个小胡同口,薛平指着胡同尽头:“就是这家!”
停车,下车,萧寒指了指烟酒:“正天,你提着。”
胡同很窄,也就容两个人平行,萧寒与薛平并肩在前面,李正天整了整衣服,提着袋子跟在后面。
到了门口,一扇铁门微微开着,薛平伸手敲了敲喊了声:“齐老师在家吗?”
很快一个声音传出来:“在,谁啊?请进。”
薛平推开门,萧寒迈步进去,一个非常洁净的小院,也就三分地大小。正面是个二层小楼房,上下各两间,旁边各有一间平房,院子里整齐地摆满了花盆,各种花草在盆中生机勃勃。
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正在弯腰弄一盆花,听见门响才站直腰,马上“啊”了一声:“薛局长,您这大驾光临,蜗居瞬间蓬荜生辉啊!”
在一个县里,教育局长可以不认识自己管辖的教师,但教师一般都会认识教育局长,这不奇怪,萧寒从谈吐上马上就猜出这位齐老师是教语文的。
薛平呵呵笑着跟急步上前的齐老师握手,目光所及院子中的花花草草:“齐老师,您这爱好很高雅啊。”
“老而无用,聊作一乐罢了,”齐老师松开薛平的手,看着萧寒与李正天说:“这两位是?”
薛平不知道该如何介绍,只是看着萧寒,萧寒微笑着伸出手:“齐老师好,我是薛局长的朋友,北龙晚报的专题部的主任萧寒,这是我们部门的首席记者李正天。”
齐老师听说是记者,嘴上说你好,请进家里坐,心里想这是要给我做报道?可我没啥事迹啊。随后看着薛平觉着恍然大悟:人家是给局长做报道,需要下面人恭维几句,就随便找几个老师聊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