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 惰性灰烬-《限制级末日症候》
第(2/3)页
所有的神秘专家都需要面对这种“有心去做更多事情,但时间不允许”的困境,就像是除非引来一个可以切实延缓末日脚步的外援,否则无法依靠自己去扭转困境的绝望感。在很多时候,神秘专家都是期望有神明或英雄的存在,可以直接拯救自己,至少让自己有挣扎的余地,可是,神明和英雄都是不存在的。
这就是残酷的事实。
哥特少女同样觉得,哪怕是存在特殊的自己,在这个末日幻境中,也没能躲开这样残酷的命运。在观测到真江怪物的时候,一个无形的绞索已经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她曾经设想过种种自己会陷入绝望境地的未来,但是,遇到这样一个怪物,完全不在她的预料中。仿佛有什么她始终无法察觉的因素,从四面八方,从不可思议的角度,将她围困在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中。所有看似充满希望的起始,都终将迈向一个让人绝望的结果。
这个世界是绝望的,这一点,哥特少女早就知道了。
哥特少女已经不去想象自己会否在这个时候,以何种方式迎来何种结果,这样的思考,在观测到真江怪物的时候,曾经是膨胀得最快的想法,但是,一旦陷入这种想法中,自己就越是会快地迎来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不要思考,不要思考,有这样的警告在她的脑海中响起,那是不知道从何处而来的,仿佛是自己的心声,又仿佛是隔着遥远时空,一些在绝望中挣扎的渺小光芒所传递的心声。
她觉得构成自身人格的原初资讯,那些已然破碎的,宛如垃圾一样的,不知道来自多少人的人格资讯,伴随着四天院伽椰子不明不白的异化和崩溃,也沿着最初拼接的裂缝产生龟裂。在哥特少女自我审视中,曾经就像是投入了高温炉中融化并锻造,圆融无暇的人格,正因为外在的压迫产生暗纹,于是,在投入高温炉锻造之前,人格碎片生硬挤压在一起的缝隙便又重新暴露出来了。
从意识行走者的角度来说,这种自我审视中的人格龟裂,足以等同于“受伤”这个概念。可以感受到,却无法观测到的力量,正在从意识态的角度,将自身的意识蹂躏。哥特少女是这个世界上对意识态世界认知最深刻的人之一,自身人格产生龟裂的感受,让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四天院伽椰子”这个信使已经落入下风的事实。
真江怪物没有更多的动作,但是,对己方的伤害正在加深。当沙耶之躯彻底崩溃后,黑水又能坚持多久呢?虽然只要黑水还存在,四天院伽椰子就不算死亡,当沙耶之躯受到伤害的同时,黑水也在弥补这种伤害,当沙耶之躯崩溃后,只要还有黑水,也仍旧可以重新构成。但是,四天院伽椰子始终处于被削弱,且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情况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沙耶之躯掉落的异化血肉变成灰烬,却并不代表哥特少女仍旧可以利用这些灰烬。三信使的联动需要一步步类似献祭一样的仪式变化,但祭品的模样,可以是黑烟之脸,也可以是灰雾,可以是各种血肉形态,乃至于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结构概念,但却绝对不是灰烬。
灰烬和灰雾有关,看似是更凝聚的表现,在很多时候,也能够彼此转化,亦或者直接利用,但是,两者之间仍旧存在某种性质上的不同,而让灰雾更像是万金油,而灰烬更难利用。对比两者在应用上的差异,让哥特少女最深刻的形容是:灰烬是惰性的。
恶魔从灰雾中诞生,被杀死会变成灰烬,而并非是灰雾,魔纹使者的魔纹可以吸收灰烬,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是吸纳后直接利用灰烬。
末日真理教的巫师体系从魔纹使者衍变而来,也同样是将灰雾作为法术的基础,对灰烬往往是不屑一顾的态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