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王氏未免想的太多了吧! 他家相公,她可是准备让他好好学习以后做大官的,他都不舍得让他教育李蛋,而影响了他的学业。 这王氏打的好一手算盘。 但她看不起王氏的手段,但完全能理解她的做法。 但是这读书,若是在村长那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这推荐书,得到会容易一些。 毕竟这村长也算是个官,可以和上面的人好说话一些。 “你娘送你去村长家学习的时候,给了村长多少学费?” 大宝虽然不懂,但还是思索了片刻,然后说道:“一两银子,好像还有一些吃的。” 一两银子? 饶是宋幺妹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但还是惊了一下。 这一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大家都清楚的很。 在这贫困的小村庄,能让宋老太太和王氏都心甘情愿的拿出这么些钱,来给大宝读书,而且这村长只有半吊子学问。 原因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村长背后的背景。 听说这大赢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为了能选拔突出行人才,所以各省各县都有限制名额的。 就是一个村最多只能有两个人可能考上童生。 当然成绩特别突出的除外。 所以说这村长看上去官不大,却不是那么容易得罪的。 就像李三郎一样,最后就是没有推荐,所以和秀才擦肩而过。 宋幺妹又看了看李三郎,为了他感到心疼。 “你喜不喜欢读书?以前读过书么?” 按大宝的年纪,应该是有八岁了。在宋幺妹看来,这八岁的孩子应该早就读书了。 谁知大宝却是摇摇头。 “我不喜欢读书,而且那老头喜欢吃野鸡,就知道叫我抓野鸡给他吃,根本就没什么真本事。” 那就是说,大宝也是才和村长去学的。 “好好和村长学,会学到很多东西的。”李三郎面无表情的说道。 “你和他学过?”宋大宝不屑的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