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如此待客-《乌江战纪》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若春沛听到盗儿“黄蟮”二字,惊道:“这个黄蟮,是不是刺杀相胤的那个刺客?”

    句思祖突然想起,道:“这几日心如刀切,倒忘了上次虎安宫的追杀令。搞不好正是同一个盗儿。”

    瞫英道:“原来那盗儿也来入了伙。我去捉了盗头儿,为菊花报仇!”

    “等把菊花后事办完,再去捉盗。”若春沛认为事情没有瞫英想象的那样简单,需要再三斟酌,便说道。

    寨中丧事,不一一细记。

    几天后,句菊花入土。

    盗儿黄蟮的头颅用于祭献毕,若春沛令撒上防腐的材料,用兽皮严严包裹,仍存于木匣中,待查清来路再作处置。

    丧事告一个段落,后续还有不少活动,句思祖化悲痛为力量,再次请若春沛商议报仇。

    茶过数口,句思祖道:“菊花已入土为安,请教亲家公,如何才能捉到盗头儿?”若春沛次子若孝之妻是句思祖之弟句思亲的女儿,成婚不久。

    “这几日我走路都在思索,前几日因菊花尚未入土为安,故未及言,目今老兄既然相问,我有一言,不知可愿听否?”

    “请讲。”

    “水巴山盗儿,由来已久,多次剿除,死灰复燃,就如野草一样,长了割,割了又长,越割还越长,究其原因:

    “其一,连连战事,灾民四起,常言说:饥寒起盗心,无路可走之时,便会铤而走险,多有无家可归之人去附合;

    “其二,锅圈一带地形,林深路险,便于隐藏,无法清剿干净,只要不干净,就会重来;

    “其三,在数次清剿与反清剿中,结下太多仇恨,不是你杀了我父,就是我杀了你兄,冤冤相报,越缠越紧,成了死结。”

    “若兄之言,正中要害,然而如何能解?”

    “为了寨中上百老小安宁,愿否和解?”

    句思祖沉吟多时,才道:“如是前几日,亲家公这般劝我,定然没有商量。这两日,我没有睡过一时安稳觉,思前想后,也在想如何才是长远之计。菊花死不能复生,我不想再有第二人步菊花后尘”。

    “只有和解,才有可能是长远安宁,否则,寨中不知还要死多少人。”

    “只怕盗儿自侍武功,又记年前杀他二十余人的仇,不肯和解。”

    “盗头儿我见过,愿去一试。”

    句思祖止道:“不可,不可,可令人去约会地点见面。”

    “要想成功,必须是我亲自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