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弱水星-《神枪泣血》
第(2/3)页
这又说明,这一时期正处在阴长阳消的阶段,古人所谓“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就是这一阴阳相互消长,你来我往规律的具体体现。
阴阳变化规律不仅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消长,你来我往,还在极大程度上体现在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上。
****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任何一方如果失掉对另一方的依存,就没有什么阴阳之言,比如没有明就没有暗,没有热就没有冷,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左就无所谓右等等,又如从物体和作用来说,物体是阴,作用是阳。
阴是阳的物质基础,阳是阴的作用体现。这种关系,也可用质和能的关系来加以阐明,没有阴的质量,就无所谓阳的能量,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这就是阴阳互根,对立统一的道理。
说到阴阳的转化,这就是一种自然界物极必反的规律,任何事物,当它发展至尽头的时候,就会走向反面。
比如白天发展到中午的顶峰,就开始走下坡路,最后终至被黑夜所吞噬,而黑夜发展到子夜的极限,也势必不可抗拒地要开始发生转化,直至最终被白天所代替,一天如此,一年也同样如此。
冬去春来,夏去秋来,循环往复,如环无端,生命的尽头是死亡,死亡的极至是新生,物极谓之变,物生谓之化,生生死死,自然界的阴阳变幻转化就是这样不可的不要抗拒,任你搓叹也无济于事。
阴阳主宰万物。又寓于万物之中。
一阴一阳谓之道。
阴阳各半保持着天地间的勃勃生机,人体动静各半才能使内脏等器官平衡工作,阴阳平衡才能身体健康。
人和与其本人相关的事也有阴阳之说,根据“阳清阴浊”的理论,人为阳,与其相关的事物为阴;血属阴。为气之母,气属阳,为血之帅,当人自身不协调时,与其相关的事物也必然发生变化,因为阴阳是对立的、平衡的。
宇宙间的事物是负阴抱阳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它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当矛盾的一方发展到极点时,与其相对的另一方开始同步变化了。
在这个统一体中。光明的一面中有黑点,黑暗的一面中有亮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阳互抱,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一阴一阳谓之道,缺一无道。
易经对阴阳的解释是。天刚地柔,男刚女柔。这是古代圣贤对人效法天地最基本、最精辟的论述。
阴阳各半。天地各半,刚柔各半,才能形成自然与人类和谐的关系。男子的阳刚之气,表现为思维像天空那样广阔,包容万物;女子的阴柔之美,表现为像大地那样博大。承载万物。
大地被动地接受冰雹雨雪,但却化被动为主动,将水气返回天空,完成天地之间的循环。夫妻之间刚柔相济,阴阳平衡。如同天地间的风调雨顺,带给万物勃勃生机,男子以阳刚之气拥揽妻子,女人以阴柔之美滋润丈夫,夫妻才能健康和美。
否则阴阳失衡,在生活中经常吵架,凡事不顺,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古代圣贤讲“人生在天地之间顺则生,逆则亡。”人在天地间生活,时时事事都要注重阴阳平衡。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世间万物的变化虽然多得不可胜数,然而它的要领却只有一个,这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
毁灭乐章是为阴,生命乐章是为阳,阴阳之和是为灵魂乐章。
这三部乐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为何当初凌瑄能够将灵魂乐章的残章吸收到自己的本体上,并且没有任何的相斥作用。
生为阳,死为阴,毁灭既是新生。
兰绝尘身上所发生的事情便是最好的一个例子,毁灭本源进入兰绝尘的体内之后,不仅仅没有将兰绝尘毁灭,反而让兰绝尘如是获得一次新生。
道树更加的枝繁叶茂了,树干上开始浮现各种符文,若隐若现,似乎因为兰绝尘的修为不够,这才出现这种情况。
道树插根于兰绝尘的神识海世界之中,九轮烈日照耀之下,流光溢彩,依然还在消化着那剩余的枯之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