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三、乌克兰-《双鹰旗下》


    第(2/3)页

    自去年六月袁世凯死了之后,黎元洪继任民国大总统,但权力实际掌握在总理段祺瑞手上。徐树铮在重新当上国务院秘书长和陆军部次长之后,即与俄国人签订了一项协议,由北洋政府出面,从国内积为俄国招募劳工。

    此举遭到德国人的抗议,但与他们站在一起的奥地利人却没什么表示。

    黎元洪虽然反对徐树铮的做法,他怕此举会把中国引入战争,并可能会遭到德国人的报复。不过,由于刚刚当上大总统,而且没有什么根基,黎元洪目前自然还不便公开和段祺瑞作对。

    本来俄国因为修筑西伯利亚铁就从中国招募过大量的华工,现在依然还有大约二十万人生活在西西伯利亚。在远东地区,本身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就比俄国人不少,在海参崴,大约有十八万中国人生活在那里,比那里的俄国人和日本人加起来还要多。

    从1916年7月开始,大约有二十万华工从国内被送到了俄国,徐树铮把一些刚从保定军校毕业的军官生编入了由皖系的第5混成旅升格的陆军第九师,这个师计划要以外交署的工作人员名义派到俄国,来管理在俄国的华工。

    最早进入俄国的是驻察哈尔的一支骑兵团,张维城他们这是第二批进入俄国的北洋军,隶属于陆军第十团,团长是宋焕章。

    火车走走停停,每到一个车站,就有人往车上加水上煤,给车上的人分发食物。有的劳工也下车到站台上闲逛着,张维城他们则需要看管着,防止有人逃跑。自从越过乌拉尔山,

    张维城等人便感受到了欧战所带来的严酷后果:整个俄国到处都缺人手。

    码头上缺少搬运工,矿山缺少矿工,林场缺少伐木工,机修厂缺少杂工。甚至远至图拉,基埔等地都在大力招募中国工人。站台上反复播放着军乐和沙皇的动员令,进入乌克兰后,车站上更是塞满了满载着人员和物资的列车,有时等待出发的列车能在车站外排出好几公里的长队,拥堵不堪。

    在沿途的车站上,可以看到很多穿着没有军衔的俄式灰军服的东方人。两年以来俄国车站里的装运工,大都换成了俄罗斯政府从中国的东北、山东、河北等地招募来的华工,目前大约有二十多万华工在俄国的铁运输线上承担着繁重的劳动。

    苏炳中校站在一长串的军列旁边,在等待着他手下的官兵们和华工的到来。这是距离乌克兰东部城市波尔塔瓦只有不到十公里的一座小站,车站位于森林地带,整个车站都掩没在白色丛林之中。

    不时有满载着作战物资的列车穿过车站,俄国人的车站管理混乱不堪,一切看起来都杂乱无章,不少列车不得不从车站折回,然后再转到其它的铁轨上又往前开。车站有不少华工在工作,他已经在这里等了天,通过翻译向站长询问,得到的回答永远是:快了,很快就会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