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慈烺没有想到崇祯如此痛快将兵权交给他,急忙给崇祯施礼: “儿臣,遵旨!” 崇祯这次一点不含糊,直接拿起朱笔亲自动手,很快一道圣旨拟好,将圣旨交给朱慈烺道: “这是宗旨,通过内阁加盖印玺才能生效,不然无法颁布昭告下!” 需要内阁通过?等于从文官手中抢夺兵权,那帮老家伙能让通过才见鬼! 朱慈烺知道皇帝老子想看他如何服那帮腐儒,但朱慈烺根本不需要他们通过。 只要加盖上皇帝老子的玉玺,在朱慈烺手中比圣旨还圣旨。 拿着宗旨,朱慈烺乐呵呵来到王承恩面前: “王大伴,给盖个章!” “爷稍等!” 掌印太监王承恩躬身一礼,马上拿出皇帝印玺,朱慈烺一看就傻眼,足足二十多块! 明朝皇帝原本有十七枚御玺,正德九年的一场大火中损失了一些金制的。 嘉靖十八年又刻了七枚,一共二十四枚。 其中有一枚“皇帝奉之宝”,用于郊祭、斋醮时使用。 据是唐宋传下来的,是御玺中最大的一枚。 祭祀山川鬼神的,有一枚“子之宝”。 一枚“尊亲之宝”,给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上尊号的时候使用。 大两枚“亲亲之宝”,一般用在写给各藩王府的文书上面等等………… 朱慈烺还以为只有一块玉玺呢,身为皇太子也不知道皇帝有如此多印玺。 看到那块刻着受命于,既寿永昌的玉玺,他伸手就抓过来就要盖下去。 突然又想到什么,朱慈烺急忙停手,拿着圣旨笑嘻嘻来到崇祯身边! “父皇,三年不能平辽儿臣放弃太子之位,儿臣三年把疆土恢复到大明巅峰时期的面积,您如何奖赏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