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 《神亦·九鸾碑》/第二章 昆初度假-《神亦星编》


    第(2/3)页

    很快,央火他们四个青年就来到了李紫姝的身边。李紫姝当然注意到了他们,但是碍于正在学习乐曲,只能朝他们四个轻轻地招手微笑,以示欢迎。央火他们四个也以同样的方式和李紫姝打招呼。

    走近了之后,央火他们才确认了,原来真的是姬饮舰长在这里吹奏。看姬饮舰长和李紫姝的情形,她们两位正在这里教学这首古曲《莱方》。姬饮舰长正身而立,面朝远方,望着河汀水岸,幽幽吹奏。姬饮舰长脸上的神情十分陶醉,就好像在举行一场肃穆的仪式。李紫姝作为学徒,自然也是十分地倾心沉醉,寻找着和姬饮舰长一样的心境。央火他们四个人都熟悉这首古曲,也明白其中的意蕴,自然理解姬饮舰长和李紫姝此时的心境。

    乐曲将终,楚荇幽幽说道:“‘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

    一曲奏罢,李紫姝朝着姬饮舰长鞠躬致谢,感谢她传教此曲。

    姬饮将手中的长箫递给李紫姝,让她熟悉这种已经不常见的乐器,然后对央火他们四个说道:“四位,欢迎你们!”

    央火说道:“姬饮舰长,你们怎么也来这里了?这里也适合教授音乐吗?”

    姬饮说道:“并不是很适合,但是这里即将举办端阳节庆祝活动,很多的人聚集在这里,使得这里一时具备了难得的文化气息。据说,在古昆时代,古楚国人也十分热衷于端阳节这个时节,并且也会在河边水畔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我们在这里教授古曲《莱方》,正好能够贴近古楚风俗。

    你们看,这里聚集了这么多的人,而且大都是方莱人。在如今的昆初,方莱城居民和弘毅城居民算得上是和古代的汉化人有着最为亲密的血缘和文化基因。利践城居民在血缘上也跟古代的汉化人很亲近,但在文化上则混含了一些。云鸣城的居民主要来自于这三座城市,也有少量其他城市的移民及后代,总体上比较杂。至于阿特兰,那里的居民大多数都是罗化人的后裔。麦卡城主要是安化人的后裔。弥迦须城主要是弥化人的后裔。这些都是历史遗留给昆初人的分化。所以,在如今的昆初,如果还想找到一些古汉文化元素,尤其是古楚遗风的话,真就只能到方莱城和弘毅城来找了。而这其中尤其以方莱城为重,因为弘毅城的楚风已经商俗化了,掺杂了许多的现代元素,不够古朴了。”

    宫晴说道:“原来,昆初人也有这么多的不同。”

    姬饮说道:“是啊。虽然如今的昆初人已经相当团结了,但文化上的差异还有有一些的。不过,昆初人很是欣赏这种文化多样性,并且有意采取措施保护这种文化多样性。”

    央火说道:“这是一种值得赞赏的态度。”

    宫晴看了看李紫姝手中的长箫,说道:“姬饮舰长,我原本以为《莱方》是一首用笛子演奏的曲调,因为我学的就是用笛子演奏的。只是没想到,用长箫吹出的《莱方》更有英雄式的离别惆怅。”

    姬饮说道:“其实,据向我传授这首曲子的那位隐士说,《莱方》原本是一首琴曲。只是后来流传出了不同的器乐版本。”

    听了这话,央火和宫晴都默默地点头。因为他们似乎也从父辈们那里听说过这样的说法。

    褚羽说道:“就我所学的文化底蕴来说,长箫吹出的《莱方》似乎掺入了古汉文化中不同于楚风的文化元素。而且,经过姬饮舰长的倾情演奏,似乎这种改变另有一种韵味。姬饮舰长,这是那位隐士做出的创新吗?”

    姬饮说道:“这,我确实不知道。或许是吧。难道这样创新不好吗?文化本就应该在流传之中创新啊。”

    褚羽说道:“有创新当然好。没必要一味地守着老调一步不动。能够在昆初听到这种风格稍异的古曲《橘阳》也是一件很赏心的事情。对不对,楚荇?”

    楚荇正在和李紫姝小声说话,听到了褚羽的话,含糊地答应了一下,并没有接茬。

    这时,鼓声响起来了。这是龙舟比赛即将开始的信号。听到了这通鼓声,端阳河边的人们纷纷望向下游的河面。央火他们四个人也赶忙挤到河边,等着看龙舟比赛。至于姬饮和李紫姝,她们两个时常在端阳节到这里来看民俗,倒没有央火他们那么热切期待。只见,九条龙舟已经在宽阔的河面上并排摆开了。河水很是平缓,因此这些龙舟几乎静静地泊在河面上。龙舟上的赛手们都已经就位了。每支竞赛队伍的队长都是鼓手,负责站在船头击鼓,把控本队赛手的划桨节奏。队员们则手握木浆,做好了随时开划的准备。在正对着龙舟队伍的河岸边是比赛的发令台。发令裁判已经站在了发令台上,举起了手中的发令枪。龙舟竞赛的终点设在上游的迎舟皋河面上。哪一只龙舟率先触到了横跨迎舟皋河面的终点锦标就算是赢得了今年端阳节的大奖。获奖的队员们都可以享受方莱议会提供的公费星际旅行,旅行期可以长达一年。历年的奖项都是这样的。唯一的遗憾就是只有第一名才有奖。正是因为这样,龙舟竞赛历来十分激烈,胜负只在毫厘之间。

    忽然,发令枪响了。霎时间,振奋人心的鼓声响起了,九只龙舟像是离弦的箭一般逆着端阳河的河水往上游冲去。端阳河边上的观众们都热烈地欢呼起来,为赛手们加油。央火、宫晴、褚羽、楚荇四个人看到这么火热的场面,也被浓烈的氛围感染了,纷纷欢呼雀跃,为赛手们加油。楚荇一边欢呼,一边关注着船头上的鼓手。在楚荇的想象之中,她的父亲在赛龙舟的时候应该也是一名鼓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