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司馬光等保守黨老臣見王安石一意孤行,且神宗皇帝也大力支持,遂求告于慈圣與宣仁兩位皇太后,請求慈圣和宣仁兩位皇太后干預變法。那年,恰逢天下大旱,饑民流離失所,更有百姓為逃避保甲而自斷手腕等事,眾多大臣也因與王安石意見相左而紛紛離開朝廷中樞。慈圣和宣仁兩位皇太后憂心忡忡,遂向神宗皇帝哭訴道:“祖宗之法不可變,王安石一意孤行,乃是亂我趙氏天下也!” 神宗皇帝為此而猶豫不決。 王安石認為不能因噎廢食,即使是堯舜時代,天災也在所難免,派人治理便是了。 神宗皇帝為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現狀,選擇了支持王安石變法。 司馬光等老臣反對愈烈,大有不罷免王安石宰相之職,不廢除新法誓不罷休之勢。 面對以司馬光、蘇軾為首的保守黨大臣刁難,王安石也很決斷,支持的就干,不支持的就卷鋪蓋卷,給我走人。 因此,大批的保守黨人,因為反對新法的原因,被王安石上奏神宗,統統貶到外地,遠離了京畿重地,由此減小了新法推行過程中的阻力。 對王安石的新法,朝廷上是如此,地方上的官員也是陽奉陰違,明尊暗抗,致使新法不能順利推行。 就當時的情況來講,假若王安石稍微柔弱一點的話,新法基本上就夭折了。 在王安石變法遇到強力阻止的關鍵時刻,善于投機的蔡京挺身而出,力挺王安石,由此而推動了王安石變法。 蔡京乃進士出身,原本應該有知識分子的清高和骨氣。然而,蔡京自入仕以來,天生就帶著市儈氣,全沒有知識分子的清高和骨氣,倒多了市儈官僚的的投機。 蔡京是極善審時度勢的。 初時,作為參知政事的王安石,因為變法的緣故,極受神宗皇帝的信賴,旋即便提拔成當朝宰相了。蔡京眼看著王安石深得神宗皇帝青睞,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但在推行新法上,卻受到司馬光、蘇軾等保守黨大臣阻撓,一時無法推行,蔡京就覺得投機的時機到了。蔡京心想,假如在這種情況下,我挺身而出,大力支持王安石變法,必然能得到王安石的重用,更進一步地,也能博得大力支持變法的神宗皇帝關注,說不定能為將來的升遷創造機會哩! 于是,蔡京就決定在關鍵的時刻,挺身而出,大力支持王安石變法。 一日朝會,神宗皇帝又召集眾大臣商議新法推行之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