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梓童的家境不错,但也就是不错而已,距离大富大贵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年十几万的奖金,再有十几万的工资,相当于三十多万的年薪。 对于一个刚刚毕业两三年的本科生来说,绝对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了。 哪怕是再过十年,这个薪酬也一样很有竞争力。 也就难怪陈梓童很酸了。 “你也不用着急,工业软件现在很受重视,不管是羊城中望还是其他的一些软件公司,都在不断的招聘相关的人才。” “数学相关的专业,也是工业软件公司比较重视的一个专业。” “我们公司正好今年也开始有内推活动了,到时候我把内推码发给你咯。” 这个时候,李雨萱肯定是要积极的帮忙出谋划策一下,表示一下自己的积极性。 不过,最终陈梓童是不是还有希望进入到羊城中望,那就不好说了。 毕竟羊城中望的NSCAD在业内出名之后,在华夏的知名度也是快速上升。 再加上各种待遇很是不错,如今招人的门槛也是快速的提升。 就像是比亚迪,在2020年之前,基本上招募的人都是二本毕业的学生。 许多大家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的大学,也是很有机会进入到比亚迪的。 但是等到人家名气起来之后,别说是普通的学生了,就是一般的211也都没有那么容易进入了。 甚至人家招收的毕业生,有不少都是985高校毕业的了,就连清北的都有一些。 这种场景,估计是人家的HR当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羊城中望现在的局面,就跟前世比亚迪的情况是差不多的。 早几年,羊城中望招人,基本上是只要专业合适,或者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不管是哪一所大学毕业的都有机会。 但是现在公司的人员数量已经上来了,名气也上来了,发展也已经进入到了正轨。 这种情况下,招人的门槛自然也是上来了。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如果不是985高校的学生,进入的难度是比较高的。 而陈梓童是华师的研究生,倒也不是没有机会,但是肯定没有李雨萱当年那么容易。 …… 先不说李雨萱和陈梓童这对闺蜜在交流什么,作为南山系的人事负责人,刘友梅今天也是专门去给曹阳汇报了一个情况。 “曹总,整个南山系的企业,现在的人员规模已经突破了50万了。” “单单是南山汽车集团,现在就有二十多万名员工了。” “现在集团相关的年终奖的话题挺火爆的,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把公司员工数量的信息也公布出去?” 刘友梅负责了那么多年的人事业务,对于曹阳的一些想法也算是比较清楚的。 像是这种明显可以用来宣传的素材,肯定是不能错过的。 不过,南山集团现在已经拆分成为五个集团了,是不是还适合拿出来一起宣传,刘友梅也是有点拿不准的。 所以她才过来跟曹阳汇报一下。 “南山汽车集团也已经有二十多万人了啊?” 曹阳还真是有点没想到各个集团的人员数量增加的那么快。 这还是荣耀科技那边把加工业务委托给比亚迪代工了,要不然估计单个集团超过20万员工的,那就不仅是南山汽车集团了。 “是的,已经有21万名员工了。” “星辰汽车、捷豹路虎、未来汽车、南山发动机、南山变速箱、南山汽车零部件等企业,每一家的规模都不小,二十万人已经是我们大量的使用了自动化的生产线的原因。” “要不然放在一般的企业,要形成这个规模,就算是30万名员工也都是不算多的。” 刘友梅对于每个集团的情况都算是比较了解的。 像是一个20万产能的汽车工厂,往往就有几千号人。 南山汽车集团现在旗下已经有那多的上了规模的子公司,有20万人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一个集团有20万名员工,这也算是比较夸张的一个数据了。” “可以让南山汽车集团的官微上发布一下相关的信息。” “至于五大集团合计人数超过50万人的事情,就不用刻意的去强调了。” 当初南山集团树大招风,所以才进行了拆分。 虽然有点掩耳盗铃的样子,但是多少还是有一些效果的。 特别是伴随着各个集团的发展都出现了不一样的局面之后,情况也是慢慢的变得复杂。 既然已经走出去了这一步,那就没有必要自己都还一直强调大家是一体的。 有些事情可以去做,但是没有必要一直说出来。 至于外面的人会怎么看,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行,那我就跟南山汽车集团那边沟通一下,看看如何去利用一下这个消息。” 刘友梅听了曹阳这话,心中也是知道今后涉及到类似的信息应该要如何处理了。 南山汽车集团的人员数量突破20万,这只是一个开始。 以后肯定会有突破30万的一天,其他集团也一样会有突破10万、20万的时候。 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宣传的素材。 …… “王总,我看南山汽车集团员工数量突破20万人的这个新闻上了热搜了。” “刚刚我去找人事了解了一下情况,我们的员工数量早已经突破了20万人,就要30万了。” “借着这个机会一起宣传一下,对于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应该是有好处的。” 钟强已经习惯了隔三差五在微博热搜上面看到跟南山系相关的内容了。 对于那些可以借鉴的新闻,他自然会想着看看怎么学习一把。 毕竟有些热度,完全是可以蹭一蹭的。 这样的做法也不至于惹怒南山汽车集团。 甚至大家跟着一起公布一下员工数量,还能让大家意识到汽车产业对于华夏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呢。 所以在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就主动的坐到了王福的对面,跟他闲聊似的提起了这个话题。 “南山汽车集团都已经有20多万了啦?” “那整个南山系的企业,岂不是有五六十万人了?” 王福的心情还真是颇为感慨。 放在十年之前,比亚迪集团的规模可是不见得会比南山集团要小到哪里去。 但是现在的差距却是越来越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