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钢铁城墙!繁花似锦,花花世界!不夜之城!朱高燧吃瘪!-《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第(2/3)页

    这城墙怎高了这么多!!

    不一样,真的不一样,城墙上面的材质非常整洁,朱元璋忍不住走过去摸了摸,坚硬,十分坚硬!

    二虎急忙问了周围过路的人,这进出城门的人,真是络绎不绝,一个接着一个。

    面对二虎的提问,那个被问的北平城本地人,笑道:“这城墙早就拆了重新扩宽啦,如今北平城面积比以往大了一倍不止啊这城墙用的是钢筋混泥土,就算用大炮都轰不破.”

    “什么?北平城扩大了一倍??”

    朱元璋万分惊讶。

    这才五年啊,居然能做到这种地步?

    短短时间重新扩建,这得需要多少劳役.会不会跟当年隋炀帝挖运河一样引来民愤.

    哦对了,李逍现在取消劳役了。

    恐怕都是承包给商人修建的.

    难道说,这种方式才能提高效率么?

    也不会引起百姓的怨言?

    “二虎,砸砸这个城墙试试。”

    朱元璋吩咐道,他觉得这个城墙摸起来的感觉确是非常硬!

    古代的城墙都是石头、砖头、泥土、木材、糯米浆等材料构建而成,风吹日晒的,容易脱皮,常常需要维护。

    而朱元璋感觉这城墙表面坚硬如石。

    就是不知道内部是什么结构。

    “是黄老爷。”

    二虎点点头,从袖子里摸出一铁锤,对着城墙一顿猛打。

    他的力气很大,第五下的时候,铁锤的木柄直接断了,铁锤头飞了出去,这城墙也没什么事情,就掉了一些皮。

    “黄老爷,这墙硬啊.”

    “啊这特么是谁干的.”

    二虎说话的同时,远方传来一声惨叫。

    显然是铁锤飞出去,砸到人的脑袋了。

    那人捂着冒血的脑袋,左右观看,发现了手上有个断木头的二虎,气势汹汹的跑来。

    “当街行凶,走,跟我去打更人衙门!”

    “兄台,您看这钱看郎中够么.”

    二虎自忖理亏,急忙掏出二十两的大明宝钞递了过去,反正这钱后面可以找朱元璋报销是他让砸墙的

    “有钱也不能随便伤人呐.”

    那人看着二十两银子,声音小了点。

    二虎又多掏了二十两,“您看再买些补品”

    那人砸吧砸吧了嘴,接过四十两,小声道:“下次小心些”

    然后拿了银子就匆忙走了,估计去看郎中去了

    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无论是哪里都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黄老爷,这墙硬啊.”

    二虎把刚才那没说完的话再说了遍。

    “谁啊,谁毁坏公物???”

    话没说完,又来了几个打更人铜锣,看了看墙面。

    好家伙城墙皮都锤掉了。

    那铜锣呵道:“毁坏公物,罚款十两。”

    无奈,二虎只好又掏出十两银子,才平了事。

    又开口道:“黄老爷,这墙.”

    朱元璋摆摆手:“别说了,咱看出来了,这墙的确结实!倒是这个打更人,似乎无处不在啊,这北平究竟有多少打更人.”

    治安一直是大明的心头患,常常有人横尸街头,抛尸荒野,都查不出凶手是谁。

    人手不够啊!

    朱元璋曾经想要加强好治安,增加衙门班房人手。

    但苦于国库不允许,无法做到。

    如今一见,这北平倒是处处是打更人,这治安恐怕非常好!

    “有如此好的治安,这百姓才能放心过日子啊。”

    朱元璋微微点头,负手朝着城内走去。

    很快,就被守城的士兵拦住了。

    要求办理流动人口登记。

    于是乎,朱元璋又去旁边一个临时搭建的小棚子里登记。

    这小棚子里的工作人员,就是北平城里舍区的舍员。

    而这小棚子中,排队的人不少,长长的一条队伍。

    朱元璋心道,这怕不是其他府的人口都流入了北平吧??

    一刻钟后,

    总算轮到了朱元璋。

    报出黄八的身份,果然又有惊喜。

    那负责登记的舍员惊讶的起身,盯着朱元璋尊敬道:

    “原来是黄老爷,天字一号贵宾!”

    “您是北平城知府大人最重要的客人。”

    “您稍等片刻,马上去衙门给您取来最尊贵得至尊金卡。”

    另外一个舍员,立马蹬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跑得飞快。

    这把朱元璋可看呆了。

    那两个轮子的奇怪东西,两脚一蹬,居然能托的人跑,不会摔倒的么??

    神奇,真他娘的神奇!

    当然了,比火车还是差远了。

    不多时,这伙计就折了回来,手上捧着一个精致木盒,躬身毕恭毕敬的送到朱元璋的面前。

    “黄老爷,这是全城通用的至尊金卡。”

    “您持有这张卡,在北平任何大一些的商户消费,直接免单,账直接记在知府李大人的身上。”

    朱元璋接过盒子,打开一看。

    这精致的盒子里面,静静躺着一张由纯金打造的精致卡片,金灿灿的!

    上面雕刻着壮丽的大山大河的图案。

    这让朱元璋心中很是舒服。

    这李逍,一直惦记着咱啊,安排的倒是周到。

    “对了,这至尊金卡还有谁拥有?”朱元璋问道。

    “仅此一张,独一无二。”舍员回道。

    “嗯。”

    朱元璋微微颔首,收下这卡,虽然知道李逍这是拍他马屁,可让人舒服啊!

    自己花钱,都记他的账上,当咱没钱么?

    咱能花几个钱

    咦,不对!

    这李逍这小子,盘踞在北平多年,怕是非常富有了吧。

    必须狠狠地宰他一顿!

    朱元璋这般想着,不由会心一笑,打算等下就去那个什么钟表行,买一个最贵的怀表,他早就想要那怀表了

    你李逍不是有钱么,咱再给二虎也买一个。

    二虎这么多年忠心咱,咱说什么也不肯亏待他啊。

    朱元璋突然想到,这二虎刚才买火车票的时候,掏出大明宝钞的时候,表情有些期待,这孩子怕是想着能倒找银子吧?

    想到这,朱元璋有一丝丝小小愧疚

    “恭送黄老爷,黄老爷您慢些走。”

    在几名舍区的舍员,簇拥下将朱元璋送到了城里。

    嚯!

    一进入城门。

    朱元璋就被不远处,映入眼帘的一个大建筑给吸引住了眼球。

    建筑的背景雕刻着万里河山图,下方写着几个红色大字:

    北平欢迎您!

    建筑恢弘,给人一种震撼之感。

    不少百姓都在围着观望,还有孩童在建筑旁边嬉闹玩耍。

    人太多了,甚是繁荣。

    朱元璋看到此情景,不由咧嘴一笑,特别是那北平欢迎您,让人有种归属感的感觉。

    他不由朝着四周望去,不远处各种建筑格外的整洁,店铺都形成规模一排排,统一了灰白水墨色调。

    街道路面平整干净,还有穿着橙色衣服的人时不时的将垃圾用钳子捡到随身带着垃圾篓子里。

    地面上哪里看得到一点脏东西?

    所有的一幕幕,映入眼帘,形成了一个画面,这简直是比南京还要繁荣数倍的城市,宛如烈火亨油的盛世之景!!

    “我的天黄老爷,这比京城还繁荣啊.”

    连二虎在一旁,都不由惊呆,发出了感慨。

    再往前走去,出现一大巨大广场,广场上竖起一高高的旗子,迎风飘扬,上面飘的是大明旗。

    朱元璋猜测,这广场平日里应该可以囤积军队。

    还有小摊小贩在摆卖一些玩具。

    有不少小孩子在广场放纸鸢嬉闹,那竹蜻蜓在孩童的手上一搓就飞上了天空,好不热闹!

    穿过广场,街道旁边有不少拉着黄包车的轿夫。

    其中一个身体结实的年轻人拉着车跑来揽客,看向朱元璋二人,道:“爷,要不要坐黄包车?”

    “黄包车?”

    朱元璋看了一眼这车,敞开式的车,有两个大轮子,上方有顶棚这样,前方有把手,是由人力拉的。

    “怎么个坐法?”朱元璋道。

    “看您去哪,远的就贵一些,近的便宜,一里路三十文钱。您若是包车,现在半天得二钱银子。”

    那脚夫用搭在肩膀上的白毛巾擦了擦喊,憨厚道。

    “包车吧。”

    朱元璋道:“包两辆。”

    “好嘞!”

    那脚夫大喜,随后唤了一个同伴来,将朱元璋和二虎二人请上了车。

    脚夫问道:“爷,您去哪儿?”

    朱元璋道:“北平最好的酒楼。”

    北平朱元璋不熟,觉得有个拉车的领路也挺好。

    “好嘞!”

    脚夫发力,随后拉着朱元璋跑了起来。

    沿途,朱元璋不停地观看两侧的风景。

    发现这北平变化很大,道路宽了,街面整洁,人来人往,百姓们穿着的衣服也挺好。

    变化真大啊,太大了!

    真的比南京城还繁荣,更显档次。

    “之前咱还想着迁都不如直接将都城迁到北平来?”

    朱元璋脑海突然冒出这么个想法。

    没办法,这里太繁华了,朱元璋想着将都城迁到这,大明版图往北扩张的时候,更有优势啊。

    当然,这个念头也就一闪而逝,没深入去想。

    朱元璋看到前方卖力拉扯的年轻人,不由心酸。

    心道,现在百姓都不去种田了。

    这赚钱的法子倒是五花八门啊。

    这种人力拉车,岂不是将人当畜生使?

    不行,咱得问问这小伙子是不是心甘情愿的.

    念及至此,朱元璋问道:“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啊?”

    脚夫笑道:“回这位爷,大家都叫俺苦力强,俺就是个卖苦力的。”

    朱元璋道:“苦力强,你以前是干啥的?”

    苦力强道:“俺以前是个佃户。”

    是个佃户那就是连田地都没有.朱元璋问道:“怎么改拉车了?”

    苦力强笑道:“这不是北平变了吗,后来化肥厂招人啊,俺就去当工人了,去年存了点钱,改行拉黄包车啦。”

    朱元璋道:“当工人比拉黄包车还辛苦?”

    “不不不。”

    苦力强笑道:“当工人可轻松多了,这黄包车才是苦力活啊,每天拉完人倒床就睡。”

    朱元璋奇怪带:“那你为何要改行拉黄包车?”

    苦力强到:“咱也不想啊,只不过俺娘去年瘫痪,俺哥也病了要钱治病,家里重担都压在俺一个人身上,没办法,拉车赚得多。”

    “原来如此.”

    听完后,朱元璋陷入沉默之中。

    虽然这苦力强将自己当成马出来拉黄包车。

    但对他来说,却是好事。

    至少还有这份来钱快的生计。

    若是其他地方的佃户,遇到这档子事,可能他娘和他哥怕是都活不下去了。

    但现在,他可以凭借吃苦赚钱,担起一家的重任

    朱元璋不由回想他小时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