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5章 学好不丢人-《镇北王》


    第(2/3)页

    干的多,收成多。

    最后关宁给此法命为农庄法,除此外他还寻农问事,实施科学种田,治下富饶。

    李福也成了救火州牧,数年来他已经转任四州,现在又跑到了西北。

    关宁体恤恩赏,给他加了品阶,直接高配。

    不过那时农庄法还未大规模推行开,一个策令要经过反复论证,发现弊端,完善到极致才能在全国推行。

    这可不是过家家,否则就容易出大事。

    农庄法是在最底层实施,而这也是古代吏治的弊病,皇权不下乡,底层由乡绅治理,随意来一个倍之,这项制度就会被直接破坏……

    原本是一项惠利民生的制度,最终可能成为某些人借机敛财害民之机。

    比如官府收缴提高,百姓根本难以上缴,这不就成了负担?

    也只有李福这种能才干吏才能真正做到惠民,可并不是每个官吏都是李福。

    因而还需论证完善,之后爆发了战争便停滞到此……

    可这个弊病被陆正渊解决了,那便是加强底层治理,乡里制跟农庄法相辅相成,使得朝廷对地方有了极大的控制能力。

    同时,他还提出了五保连坐法,保内之人,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这样大大提高基础治理,治安,税收也相应提高。

    如此良策,因已在南朝论证过,被薛庆直接采纳,并在全国推行。

    同为国丈,自然免不了被对比,薛庆跟陆正渊被放到一起。

    薛家是大宁首功之臣,父子二人为国鞠躬尽瘁。

    薛庆执掌户部,诸多新政皆是在其主持下推行。

    而今却发现,这位从梁国来的国丈竟也是本事人,且才能不俗。

    在薛庆说出时,在列朝臣的面色都变得微妙起来……

    “陆兄啊,你这搞的我很失颜面,原本还因背刺你内疚不已,现在倒是没有了……”

    薛庆在内心暗叹。
    第(2/3)页